close

葉家興-中國時報

下周就是聖誕佳節了,歐、美、新加坡、香港多數大學已經完成第一學期的教學和考試。學生們陸續進入到假期的充電狀態,老師們則利用假期參加學術會議,或者趕緊將延遲的學術審稿工作完成。

而台灣的大學校園,仍在濃重的學習氣氛之中。在《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條:「大學各學系學分之計算,原則以授課滿十八小時為一學分」之規定下,很多大學才剛結束期中考,漫長的學期還有一半。

比起國外大學十三至十四周的上課日數,台灣各大學師生每學期多花了四至五周授課與學習。也就是說,一年多了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在教室裡。

然而,質比量更重要。學習時間漫長真的好嗎?學習成效是否更重要呢?大學生多花了兩個月時間在校園裡,他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漫長的學期對老師們利弊何在?對大學本身利弊何在?

對大學和從事研究的教授們而言,漫長上課天數的缺點很明顯。國際性的大學排名,林林總總有各種指標,但一般更重視研究,其次才是教學與服務。《大學法》施行細則的硬性規定,一年五十二周中有三十六至三十八周的上課及考試時間,形同大學教研人員七成以上的時間綁在教學活動中,因而投入研究活動、爭取國際排名的時間勢必受影響。

在全球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學,哪一所有台灣如此長的上課周數?

然而,縮短大學上課天數,也許對大學、對教授有利,但會不會讓學生們的學習品質受影響呢?在一篇關於國民教育學期長短的報導〈To Increase Learning Time, Some Schools Add Days to Academic Year〉中,《紐約時報》引述學術研究發現,學期長度與學習成績無關,增加上課日數的結果利弊參半。

何況,大學已經脫離了國民教育階段,大學生的學習不應該以上課天數來定義高等教育培養的是獨立學習的能力、態度與方法,而不是死背死記幾年後就會過時的材料。

用十三周修一學期「微積分」所取得的三學分,也許學生用來解題的時間,不如十八周一學期的學生,但誰敢說後者的學習效果一定比較好?

好吧,如果漫長的學期給學生們帶來的好處不明確,但既然繳了那麼多學費,多上點課至少沒有壞處吧?也不一定。大學教育除了表面的金錢成本之外,機會成本更是不可忽略。如果支付一樣的學費,可以用十三周的時間取得品質相近的學習成效,為什麼要花十八周?每年多兩個月的時間在教室裡,對十八至二十二歲的年輕學生們來說,機會成本是非常可觀的。

國外許多大學的作法,是壓縮寒假的時間,讓暑假可以拉長到三、四個月,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夢想,不管是到國內外企業界打工實習,到海外大學註冊暑期課程,都可以擴展年輕人的視野,更了解理論與實務的區別。及早發現所學科系不符興趣,也可以趁早調整,為更好人生規畫做好準備。

總之,大學十八周的實質效益不明顯,機會成本卻顯著驚人。較短的學期可以解放大學的研究生產力,學生也有更多時間領略教室外的精彩世界。因此,關注台灣高等教育及下一代競爭力的人們都必須問:大學十三周了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llivan07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