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今天說,他從不相信生涯規劃,教育是培養面對問題的能力,「變數太多了,生涯無法規劃。」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召開「人才培育與發展」專案報告及質詢。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敬一,是否想過女兒會當麵包師傅,當初有沒有幫忙做生涯規劃。
朱敬一先是微微嘆息,接著說他從來不相信生涯規劃,未來的變數太多了,產業、工作職缺都不是現在能預期的,因此無法在接受教育時就規劃。
朱敬一強調,他相信教育是培養面對問題的能力,不覺得孩子念了博士又去當麵包師傅,是錯誤的示範,只要想清楚就好。
陳學聖又問,如果人生重新來過,會讓女兒走不同的路嗎?朱敬一巧妙地回答,「人生不會重新來過。」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適性輔導是十二年國教的重要內涵,「我那個年代都是自己摸索,或許有人從來沒規劃過生涯,也都活得好好的,現在有更多教育資源可以利用,可以好好幫助孩子。」
蔣偉寧認為,十二年國教的適性輔導,不會是請學生到輔導室坐個2、3分鐘應付了事,透過系統討論、深入分析,讓家長、教師一同協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興趣、志向,而不是一味地聽從長輩的指示。
蔣偉寧也說,他相信做越多準備,就越不怕未來的變動,「不是能者多勞,而是多勞者能。」未來在適性輔導時,也會傳遞一個觀念,每個人都是individual(獨特的),尊重不同的人生觀,適時給予建議。
~以上摘自中央通訊社 1011011~
[Sullivan common]
本人同意朱教授的看法
生涯規劃這件事
一向都只是個參考
連他都承認無法預期未來
更何況是所有的國中老師們!
台灣的國中導師或輔導老師
真的可以協助孩子進行生涯規劃嗎?
基本上本人持懷疑的態度…
坦白說
現在的國中老師
充其量會去修讀碩士而已
說穿了也只是保住飯碗
其所成長的背景和現今的社會大不相同
對於業界的脈動也不清楚
甚至連一家公司裡頭的職務和職位都搞不懂
如何進行所謂的輔導?!
7-8年就決定未來的方向
其實有點過早
畢竟
這是個動態的世界
可以協助了解或規劃吧
其他的則不要做太多
拜託!
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