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跳樓事件後,富士康重新招募員工,招考試題中,出現了有關抗壓特質的測試,例如「周圍有喧嚷聲,能不能馬上睡?」從題目看來,富士康想要測試,這些面試者對於一般人不太在意的事,是否也會產生激烈的壓力反應?也就是說,富士康很可能要找的是心理學中「非A型性格」的人。
一九六○年代,兩位心臟科醫師費立德曼與羅森曼定義了「A型性格」的特性,他們發現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通常具有一套共同的特質:傾向於工作狂熱、全力以赴,重視做事完美無缺,好競爭且懷有敵意,卻又害怕失敗。
之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具有「A型性格」的特質,容易感受到壓力,如果他們感覺事情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便會過分投入工作,時時刻刻都保持警戒,血壓也居高不下。
反之,「非A型性格」即使在高壓的環境中,仍能不慌不忙、隨和易處,也沒有爭強好勝的壓力,在緊張之後,還能愉快的休息。 也就是說,富士康希望新進的員工,他們的心理素質天生就比較能抗壓,即俗話說的「神經比較大條」,如此,當面對治軍嚴謹、一絲不苟、處處要找出細節裡的魔鬼富士康主管時,才承受得了。
抗壓風並不是只有大陸,回頭看台灣,企業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壓力,也有員工執著於求好心切而自殺,所以在人才募集,同樣有偏愛抗壓能力高者的趨勢。
台灣的鴻海,徵才條件更早即趨向「高抗壓」。在富士康尚未發生跳樓事件前,鴻海宣稱,今年將有許多新計畫持續拓展,人才需求很大,希望找到抗壓性好「打不走、罵不退」的青年才俊。
不只鴻海,近來新奇美、廣達、宏碁、英業達等科技大廠開出的徵才條件,不約而同,都把「抗壓性佳」列為必備資格。今年台積電徵才也突出了「抗壓力」這個主題,「台灣學生聰明程度不輸國外,但是抗壓明顯較弱。」台積電人力資源經理魏烈說,公司裡曾有博士提出想法時被多問幾句就失去自信;也有新人看到同事被責備,便難過起來,抗壓性不足。
因此台積電的用人政策,除了看一般的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外,更重視求職者的AQ(逆境商數),因為高科技業不斷追求技術領先,工作承受很大的壓力,逆境商數高者,才能面對劇烈變化。
~以上摘自商業週刊-「非A型性格」求職最吃香,99年8月25日~
Sullivan common:
一提到抗壓性,在教師工作第一線的人,都有一致的看法~
似乎,一代不如一代…
因為,環境不同了;
以前,家庭的孩子數目較多,隨便養就可以,
現在,孩子少了之後,每個都是疼在手心上,
況且,願意主動讓孩子吃苦的家長也不多見…
舉例而言,光是讓班上的學生擔任幹部,
他們就可以找出一堆理由來推辭,
或者,也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
如果,發生了一些挫折,馬上就說不做了…
不然,就是問你,做這些對我有什麼好處?
高壓之下,立即落跑,似乎是年輕人的通病…
話說回來,非A型性格,真的不容易在面試時一眼看出!
資方都希望,最理想的情況是~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現在,要找能認真投入工作,又不計較回報的人,
真的蠻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