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有人形容,

每年的口試場面,就是一種斷頭台的經歷。

真的是這樣嗎?

坦白說,這種大學生的專題,根本是小 case 啦!

且又是打集體戰,哪有研究生的畢業口試來地恐怖?!

其中,PHD的過五關斬六將,那可才是真正的『洗三温暖』和『上斷頭台』哩!

當然,這得過來人才有資格這樣評論(在此不廢言)…

 

一般來說,碩士生和大學生的口試大致分為兩階段,初試和複試。

初試時,大都可以15分左右順利結束,

因為只做到第一章,最多是第二章就很厲害啦!

同學只要順著口試委員的提議,回答『好』或是『是』即可;

複試則大不相同,

當初口試委員給予的建議,如果你沒有真的採納,那可就夠嗆的了!

 

由於本系並未要求口試場次全員到齊,亦即口試委員和指導教授均可不在現場。

通常,如果指導老師不在場的話,學生比較可能會被嚴刑烤打一番;

畢竟,見面三分情;而且,打狗也得看主人嘛…

老師之間也是需要保持友好關係的,you know!

 

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在口試時相救?

基本上,為師的是『不會』拔刀相助…

因為,那屬於你專題『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也是在整年努力成果的驗收。

但事後我們可以一一討論及交換意見。

 

當然,有些老師會『凍抹條』,直接出手相救;

也有老師還會『回馬槍』,再順便『落井下石』一下!

如果是這樣,就代表這學生屬於『平時不燒香』型的,實在太不會做人了…

否則,老闆怎會見死不救外,還補上一腿!

 

這些行為,沒有好壞對錯,就看你老闆的Style…

坦白說,本人比較不喜『立刻出手』,直接抹殺同學的學習機會;

至少,讓他們試著去說明…再出手也還不遲嘛!

本人以為,

發表會是學生的場子,正如『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中所提的觀念;

學生才是主角,屬於他們的表達和發言權,應回歸予他們;

人生的第一次,難免倉惶失措,無妨;

大人(老師或家長)毋需對號入座,把學生(或孩子)的成果視為是自己的成果(或面子)!

有時候,沈默是金呀!

如果指導老師直接代打,口試委員通常不會再繼續追問下去了…

這也許會讓學生喪失可以學習更多的機會與空間呢!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llivan07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