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申請入學最多報名5個系組,明年有中原、長庚、中央等31校限制只能報名同校1到3個系組;另有台大職能治療系等17個校系甄選入學參採英檢成績,考生最好先了解參採方式。
大學甄選入學簡章已發售,相關資料如參採英檢、術科成績及報名校系數限制等相關資訊,已公告在網站http://www.caac.ccu.edu.tw/caac99/appform_3.php。
甄選入學委員會統計,多數學校都讓學生最多可報考該校5系,但明年共有15校限制只能報考該校一系,包括中原、長庚、世新等;另有馬偕醫學院等4校限報考該校2系;中國醫藥、中央等則限制3系。
此外,英文能力愈受重視,明年有近20校系甄選入學參採英檢成績,以外文、商管科系較多,有的科系是學校推薦和個人申請都要求英檢成績,有的只限其中一種,考生應詳讀簡章。
~以上摘自聯合報,98年11月27日~
Sullivan Common:
在台灣,英文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所以,教育部才會改成為國小開始學習英文,
有不少大學亦都設有英文的畢業門檻,
這些出發點,相信都是善意的。
但是,
會不會造成,
有些學生從國小就放棄英文了?
因為,全班有7-9成都提前學習…,
但是,在這些提前學習的學生中,
又有一些人是『提早開始,提早陣亡』;即揠苗助長。
補地太過頭,反而失去興趣或學習意願…
現在,包括本校在內,大學也開始有了英檢認證。
對於想了解或加強英文能力的學子而言,是增加了多元的管道。
但那些自始都學不會,或都抓不到要領的學生而言,
大學畢業設的英文門檻,該如何通過?
一修,二修?或三修?
最後該怎麼辦?
打回國小或國中重頭學習嗎?!
大學的英文教師,有人肯重頭教起嗎?
再者,評鑑委員一再要求原文書和英文授課,真的可以落實嗎??
本人十分懷疑…